两江新区: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

搜狐焦点周口站 2021-05-20 10:24:3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5月17日,重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全会决议。 两江新区立即行动,迅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5月18日,备受瞩目的力帆科技首款换电新车型和百度“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在两江新区顺利落地。两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同时落地,标志着两江新区深

5月17日,重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全会决议。

两江新区立即行动,迅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5月18日,备受瞩目的力帆科技首款换电新车型和百度“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在两江新区顺利落地。两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同时落地,标志着两江新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段成刚表示,市委以召开全会形式专题部署科技创新工作,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加强版”,吹响了我市“十四五”科技创新集结号、冲锋号。

近年来,两江新区正以两江协同创新区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抓住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坚持创新核心地位,聚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突出创新这个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助力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研发+转化:设立高端研发机构

“这台设备转移过来后立刻签订了多个研制合同,生产任务重,科创中心目前正在抓紧调试,努力使其尽快投产。”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的五个开放科研实验室正式在两江协同创新区投用。

以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为代表,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构建实验室体系,着力建设大科学装置,推进科研力量优化配置,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加速创新资源汇聚,服务好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大局。

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等设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35家。

这些大学大院大所给重庆带来了大量先进技术。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入驻两江协同创新区的高校院所——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4所,为“天问一号”顺利进行火星环绕、着陆和后续巡视探测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创+产业:聚焦产业创新

作为全球少有一家较高精度能达到2微米,并投入实际工业应用的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制造商,重庆摩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将总部落户两江新区。

为了吸引摩方落户,两江新区打造了“明月湖超高精密增材研究院+共享服务平台”的创新模式,一方面,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共享服务平台,将摩方的高精密3D打印技术以及其他高精密技术,开放性地提供给国内乃至全球的企业及院校使用,这大大降低了客户使用新技术的门槛;另一方面依托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的35家科研院所联合攻关下一代精密打印材料、工艺以及相关应用。

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在这里深度融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科研力量在这里实现共享,创新主体的活力也被激发。

近年来,像支持摩方精密一样,两江新区逐渐探索出了一套支持原创技术创新发展的打法:通过打造创新生态体系,政产学研相互赋能、相互助力。

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已完成约4公里示范线建设,建设了生态完善、功能适配的“车—路—云”产品和技术互联互通需求的示范场景,满足基于车路协同高级别辅助驾驶商用示范、推广及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运营等需求。接下来,两江新区还将建设里程约55公里的智能车辆网线路。

科技+生态:加快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创新生态

在坐拥湖光山色的明月湖畔,一条长达9公里、五彩蜿蜒的环湖步道已经建成投用。

步道沿途,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明月湖智慧酒店及联合创新中心等建筑环湖排开,玲珑初见、明月渡、明月坊等明月湖十六景也星罗棋布地点缀着湖畔。漫步环湖步道,远可赏接天连碧的青山绿水,近可观恣意生长的灿烂夏花。

两江协同创新区充分尊重“山水林田湖草”自然本底,紧紧围绕“科技+生态”内涵,促进科技、人文、生态相互交融,建设“山清水秀、绿色智能、开放共享、活力多元”的创新创业创造者向往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从人才服务、研发服务、产业服务、协同创新氛围打造、创新管理等方面着手,加快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创新生态系统。

明月科创实验班是明月湖科创生态体系的其中一部分,以催生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型企业为目标,共同构建两江协同创新区政产学研资用深度融合的“科创+产业”科技创新生态。

不仅如此,两江协同创新区还构建多层次、多要素联动的产业创新生态,以打造高级综合孵化器为目标,两江协同创新区注册成立了两江协同创新科技孵化有限公司,精心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

生才+服务:打造“近悦远来”之地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近一年,两江协同创新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在聚集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上下更大功夫,持续优化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以人才协同为切入,聚天下英才而用,积极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打造重庆高端人才集聚洼地,通过“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定向招聘核心人才、属地组建基础团队”模式,已聚集科研创新人才1000余人。

一年多时间,一个仅30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了12名院士、400名工科博士,15个市级重点科研实验室,12个市级、高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未来,两江新区将聚焦科技这一灵魂,把握协同创新这一路径,坚持高水平开放合作,促进创新资源加快集聚,推动科技、人文、生态有机统一,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实现突破、展现作为,更好地在全市科技创新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