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首月房企发债额缩水5.3%,到期违约传至头部企业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1月房企发债规模低于市场预期。
房企开年抢发美元债,拉开了2021年债券融资的序幕。
不过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021年1月房企发债规模约1630亿元,同比2020年下降5.3%,整体规模低于市场预期。其中境外债券规模占比54%,较2020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
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受融资新规影响,伴随政策影响发酵,房企全年的发债计划将受影响。加之2021年是到期债务的历史高点,这也将给房企增加更多的挑战。
1月融资规模低于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1年,房企将面临历史上较高一次规模的“债务到期潮”。
贝壳研究院报告显示,2021年1月境内外债券融资到期债务规模约1447亿元,较上月增加43.4%,同比增加118.9%。而2021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预计将达12448亿元,同比增长36%,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企业偿债压力继续攀升。
而在融资环境持续收紧的背景下,面对庞大的到期债务,房企只能选择密集发债。而房企融资主要用以借新还旧,或将导致融资增速下降。今后房企将加大经营杠杆和合作杠杆的使用,方能实现规模的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伴随着资金压力骤升,房企信用债违约数量也不断增多。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房企违约债务达222只,约是2019年的4倍,其中重点房企债券违约涉及金额接近170亿元。
贝壳研究院指出,由于目前政策供需两端限制房企融资,面对2021年的偿债高峰,虽部分房企提前偿还了共计约460亿元的债券,但数额较小。去年融资新规后的9月~12月,房企已连续4个月发债规模不及到期债务规模全年偿债压力将只增不减。
历年首月均为房企债券融资的高峰,2020年首月发债规模为1721亿元,为全年峰值。因此2021年首月债市火热符合传统发债节奏,但受融资新规影响,发债规模低于市场预期。
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021年1月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累计约1630亿元,同比下降5.3%,增幅较2020年同期收窄11.2个百分点。2020年1月最后一周正值春节假期休市期,在减少一周交易日的情况下,今年首月发债规模未能超越上年同期。可见,“三道红线”融资新规的影响已开始显现,房企新年首月发债意愿收敛。
此外,境外债市表现活跃,市场信心逐渐回暖,发债周期拉长。1月境内融资债券发行期限下降,境内债券融资发行平均期限为3.8年,较上月减少约0.7年,较2020年同期减少1.3年;境外券融资发行平均期限为3.7年,较上月增加1.7年,较2020年同期增加0.4年。
违约风险蔓延至头部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已有头部房企出现偿债高压、债务违约的风险。而且从整体趋势看,由于偿债及经营压力巨大,未来可能诞生更多的房企债券违约。
2月1日晚间,华夏幸福公告称,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发生债务逾期涉及的本息金额为52.55亿元,涉及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形式,未涉及债券、债务融资工具等产品。
关于债务逾期的原因,华夏幸福公告称,因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信用环境叠加多轮疫情影响,公司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导致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况。
记者注意到,目前华夏幸福的存续债券成交频繁,成交价也屡创新低。来自预警通数据显示,2月4日,“16华夏01”较新收盘净价更是跌至9.479元,“16华夏05”的较新收盘净价为2.22元。此外,16华夏04、16华夏02近来成交频繁,成交价也屡创新低。
中诚信的信用评级公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华夏幸福有约235.52亿元境内外债券(含权计算)到期,公司下属子公司九通基业投资有限公司约有33.80亿元境内债券(含权计算)到期,信用债发行阻力的增加以及较大规模的信用债到期对其流动性带来较大考验,再融资压力明显上升。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到期债券密集、经营压力没得到缓解,此类企业债券在市场上将无市无价,未来也可能滋生更多的债券违约。
某TOP20房企营销总张涛告诉记者,在今年到期债务规模同比大增的背景下,除了发债,房企还应减少对融资的依赖,加大项目去化。同时,持续性加强销售回款,增加自有现金,后期应更加专注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向经营管理要效益,在整体行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新闻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