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出炉

搜狐焦点周口站 2021-06-11 10:12:1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日前,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承担编制的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已全面完成。根据《交通年报》大数据分析,有哪些现象值得关注,又有哪些数字变化带来的影响你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了? 轨道线路客运量有变化 环线客流增长10.3% 近年来

日前,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承担编制的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已全面完成。根据《交通年报》大数据分析,有哪些现象值得关注,又有哪些数字变化带来的影响你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了?

轨道线路客运量有变化

环线客流增长10.3%

近年来重庆市坚持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便捷性可达性不断提升,轨道客运量屡创新高,已成为市民出行方式的重要选择。

随着轨道逐步网络化运营,一、二、三、六号线客流略有减少,四、五号线客流略有增加,十号线客流基本稳定,环线客流快速增长10.3%。

日均进出站客运量超过10万人次的轨道站点:沙坪坝、小什字、观音桥站。

日均进出站客运量5至8万人次的轨道站点15个:红旗河沟、南坪、大坪、谢家湾、两路口、杨家坪、重庆北站北广场、石桥铺、嘉州路、石油路、工贸、较场口、微电园、长生桥、光电园。

客流增长明显的站点:谢家湾、学堂湾站日均进出站量增加超过1万人次,弹子石、曹家湾、鱼洞日均进出站量增加超过5000人次,南湖、微电园、海棠溪、悦来、红土地日均进出站量增加超过3000人次。谢家湾、杨家坪站进出站客流量首次进入前十位。

环线建成运营后,轨道换乘量保持增长,客流分布更均衡、合理,换乘压力有所缓解。日均换乘量103.5万人次,同比增加1.9万人次,增长1.9%。

其中两路口、牛角沱换乘压力明显缓解,小什字、大坪换乘量减少,四公里、上新街、冉家坝换乘量快速增长。换乘量增幅明显的站点包括:四公里、上新街、冉家坝站,换乘客流分别增加2.0万、1.4万人次、1.1万人次。换乘量降幅明显的站点包括:两路口、小什字、牛角沱、大坪站,换乘量分别减少1.9万人次、1.2万人次、0.8万人次、0.7万人次。

重庆还大力开展轨道站与公交站换乘提升工作。完成涉及65个轨道站、105个公交停靠站建设,改造后公交、轨道换乘距离在100米范围内的站点占比85%,较优化前提高26%,市民平均换乘距离由改造前的215米缩短至35米。

中心城区西向交通需求快速增长

早晚高峰这些隧道“有点忙”

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以及科学城的加速建设,中心城区西向交通需求快速增长,而这一系列出行需求均需穿越中梁山、缙云山的阻隔。根据《交通年报》大数据分析,西部穿山通道流量变化是什么样呢?

穿中梁山道路隧道车流量快速增长。穿中梁山隧道工作日日均车流量59.1万pcu,同比增加7.3万pcu,增长14.1%。双碑隧道、大学城隧道、中梁山隧道等主要通道早晚高峰时段流量趋于饱和。华岩隧道全日流量增长较快,同比增长约1.7万pcu;双碑隧道、中梁山隧道、大学城隧道同比增长0.5万pcu。

(数据单位:万 PCU)

目前,为提升西部穿中梁山通行能力,土主隧道、科学城隧道(大学城复线隧道)、陶家隧道正在加快建设,相关隧道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中部槽谷西向通行能力。

穿缙云山隧道工作日日均车流量30.9万pcu,同比增加4.3万pcu,增长16.0%。璧山隧道、九永高速缙云山隧道、渝蓉高速缙云山隧道增长较快,同比增长均超过1万pcu。

(数据单位:万 PCU)

从大数据看城市提升三年来交通变化——

35%的市民可以在10分钟内步行至最近的轨道车站

中心城区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实施三年以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设施随着城市的扩展而延伸,市民出行可达性、便捷性得到有效提升。

中心城区路网长度对比

中心城区城市道路总长由2017年的4825千米,增长至5690。新增里程865千米,次支道路604千米(占新增道路总里程的69.8%)。城市路网级配持续优化,不断补齐次支路建设短板,畅通路网微循环功能。

轨道运营里程由2017年的262.4千米,增长至343.3千米,新增运营里程80.9千米。运营站点由154个增长至198个。在建轨道线路增至10条,共213千米。站点800米(10分钟)人口覆盖率、岗位覆盖率分别提升至35%、41%。也就是说约35%的市民可以在10分钟内步行至最近的轨道车站。中心城区轨道线网日均客运量由2017年的203.6万人次增长至约300万人次,增长约47%。轨道交通逐步成为市民出行最重要选择之一。

公交线路由661条增长至824条,线路总长由2017年的9351千米增长至9923千米,新开通公交线路总长572千米。地面公交贴近市民出行需求,通过优化调整线路、增设小巷公交、接驳公交等方式,持续优化公交服务品质。

来源:新华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